湯臣倍健稱,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2億元-16.2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56億元。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逐步按經營規劃穩步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確保公司2020年收入實現一定增長。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為4.3億元-4.5億元之間。
今日盤面上,多只醫藥股盤中閃崩,聯環藥業、魯抗醫藥、四環生物盤中快速跳水,魯抗醫藥一度觸及跌停。
不過,機構大多仍舊看好醫藥行業龍頭。
中信建投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賀菊穎表示,2021年醫藥板塊預期并不悲觀,這個行業最大的魅力在于所有人對健康的關注。隨著經濟和社會水平的發展,人們對于保健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帶動行業細分。她認為,今年整體醫藥板塊指數變化不會像此前搶眼,更加看重板塊結構性表現。
萬聯證券表示,短期內,醫藥板塊依舊會受政策因素以及新冠疫情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一定擾動;長期來看醫藥行業本身具有的消費屬性和科技券屬性不變,產業升級趨勢不變,因此從中長期基本面邏輯出發,建議關注:1、創新藥及研發產業鏈(CXO)領域;2、政策免疫的醫療服務板塊中的優質龍頭企業;3、有創新技術且有望實現國產替代的醫療器械企業;4、未來1-2年有重磅品種持續放量、新品上市預期的優質疫苗企業。
中信建投指出,國內疫情局部爆發難以避免,醫藥行業關注度提升。年報前瞻:優勢賽道繼續表現強勁,醫院端繼續恢復。機構對今年行業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并不悲觀。繼續看好:疫苗(智飛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諾);CXO(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凱萊英、泰格醫藥、九洲藥業);醫療服務(愛爾眼科、通策醫療);藥店及互聯網醫療(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互聯網醫療龍頭);醫美行業上游龍頭公司(華熙生物、愛美客等);創新藥械(恒瑞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微創醫療、啟明醫療、心脈醫療、南微醫學);消費類標的(云南白藥、長春高新);IVD (安圖生物、邁克生物、金域醫學等;血制品